人老了,關節很容易出現骨質增生,也就是“骨性關節炎”,也叫骨刺、老年性關節炎、增生性關節炎等。最常見于膝關節,其次是髖關節、手指關節等,總之,越是勞累、負重的關節,越容易得“骨性關節炎”。
正常的關節,通常是骨頭和骨頭相連接,形成可以活動的關節。比如,大腿骨和小腿骨組成膝關節。在關節的骨頭表面,還有一層軟骨,醫學術語叫“關節軟骨”,它具有復雜的內部結構,既有彈性,表面又非常光滑,所以在關節活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?!半S著年齡增長,這層關節軟骨就會逐漸老化,變薄、出現裂縫,甚至像掉墻皮一樣一塊塊地脫落,最后就可能全部脫落了?!鄙结t大一院骨科主任韓樹峰表示,由于失去了關節軟骨,或者關節軟骨雖然存在,但質量下降,關節活動時就會疼痛。比如膝關節最常見,就會在行走、蹲起時疼痛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。
另外,關節還有一個重要的結構,就是關節囊,韓樹峰說,它把關節周圍封閉起來,使周圍的東西不容易進入,對關節起保護作用,另外,關節囊有一層“襯里”,叫滑膜,這個滑膜還會分泌少量滑液,起到潤滑作用,當關節發生老化、退變時,關節分泌的滑液就會增加,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醫生說的“關節積液”?;け旧硪矔龊?,就是所謂的“滑膜炎”。
骨性關節炎有哪些癥狀呢?
1、膝關節疼痛, 行走后加重。也有人起步時疼痛, 走幾步后減輕,走多了又疼。
2、下蹲困難,或蹲下后站不起來. 還有的患者,膝關節不能完全站直,也不能完全下蹲。還有的人,年輕時腿很直,年紀大了之后,慢慢變成了“羅圈腿”。
3、關節積液,表現為關節腫脹,有的患者需要反復穿刺抽出液體。
4、身體稍有“風吹草動”,比如感冒,就會引發關節疼痛、積液。
5、關節發僵,尤其早晨剛起床時。醫學術語叫“晨僵”。
6、X光片可以看見骨刺、關節間隙變窄、骨頭囊性病變(有的人甚至懷疑得了腫瘤)。
得了骨性關節炎怎么辦?
首先要減少活動量,以避免關節的進一步磨損;其次,不要做劇烈活動,不要爬山、盡量少爬樓梯,并且不要做下蹲的動作;第三,注意保暖。因為天氣潮冷常常會加重病情;第四,藥物治療。早中期或輕中度的,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膠囊,觀察半個月,如有效,可長期或間斷服用。
除了氨基葡萄糖,還可以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,機理類似。每周注射一次,3-5次為一個療程,作用可維持半年到一年。
最后,如果是中晚期的患者,關節軟骨進一步退變,上述藥物效果不佳,就該考慮手術治療了,而且手術治療目前推崇不同類型的由小到大的“階梯式”治療?!氨热珀P節鏡下清理術、腓骨截骨術、脛骨高位截骨術,這三種手術都沒有切除關節的各個結構,創傷小,恢復快,稱為保膝手術?!表n樹峰說,如果病情嚴重的,可以做膝關節單髁置換術或全膝關節置換術。